2013年5月21日 星期二

STAR TREK Into Darkness 星際爭霸戰 闇黑無界 (導引)

歷經系列第十部電影Nemesis的票房慘敗以及電視劇「企業號」的停播後(我唯一沒看完的系列),派拉蒙公司決定「打斷筋骨顛倒勇」,替換了大部分的製作人員(過去拍攝STAR TREK團隊就像是個大家庭,即便不同系列參與的演職員也多有重疊),延攬了與STAR TREK無歷史淵源的當紅導演兼製作人JJ AbramsBad robot公司主導新片的拍攝。
 
票房失利的第十部系列電影Nemesis
JJ Abrams決定寧犯眾怒的可能,也要跟擁有廣大支持者的第二代系列(銀河飛龍)脫鉤,打算利用STAR TREK時空穿梭的老梗,將原作系列的故事安排在另一個「時空連續線」,在不破壞STAR TREK正典歷史的情況下找到最大的改變可能,但各位要知道STAR TREK是不能像蜘蛛人或蝙蝠俠那樣找人把故事重拍一次或是把男主角換成更帥氣的就可以了,關於改變STAR TREK的每一項決定,都不能與過去累計數十年的「史料」違背,否則就會被否認抵制,因為STAR TREK的一切,實際上有效且真實的存在數億人的腦海集合體中。
 
STAR TREK真實存在於Trekker的腦海集合體中
為了達成上述,JJ Abrams跟一票人找上了在Trekker心中有如摩西加上諸葛孔明般偉大神聖的Leonardo Nimoy,他本人的地位跟他在電影中所扮演的角色Spock幾乎是相等的,苦苦懇求後,Leonardo Nimoy有條件同意破例再次演出該角色,於是導演「遵照」Leonardo Nimoy的聖諭,停止了進行到一半的製作進度,為他修改劇本,因為有了他的首肯加入,就等於十戒到手,東風吹起,Trekker們基本上會主動下跪膜拜,乖乖被收服。

Spock 1960s 原作系列 
Spock 2009 第十一部電影重出江湖(他是外星人,可以活很久)

此外,在選角上也有傳承的考量,片中啟用的多位年輕演員,包括Chris Pinekirk, Zachary Quinto(Spock), John Cho(Sulu)等,在獲得演出機會之前,都獲得了原飾演者的公開認可。

搞定「內部問題」後,JJ Abrams等於穩操基本盤,電影的其他部分就能按照21世紀科幻動作片的主流模式進行了,故事節奏比過去明快許多,也有更多的武打動作場景,相對的也變得比較暴力,為了擴大市場,讓從前沒看過人都能看得懂,大幅減少了專業拗口的STAR TREK術語,電影最初的宣傳詞甚至直接挑明「這不是你老爸當年看的星際爭霸戰」’’This is not your father’s Star Trek’’


脫胎不換骨,換藥不換湯的第十一部系列電影在2009年推出後像是宇宙大爆炸般震撼了當年電影市場,成為數十年來全系列最賣座的電影,不僅獲得大部分Trekker的認可,還成功吸引了更多人加入STAR TREK世界,讓Trekker的香火延續獲得了保障,也讓片商有信心再拍攝原班人馬的續集Into Darkness,我也終於可以展開正文了。

相關連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